栏目:留学生落户上海咨询 人气:0 日期:2019-03-28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中青报:上海刚刚出台居住证转户籍的政策,您怎么看这个政策?
胡:户籍在计划时代是身份的证明(zhèng míng)。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对户籍制度(institution)做过多次讨论,因为它不利于人员流动。同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什么我是农村户口,他是城镇户口,我们就不一样呢?
原来上海户口非常重要,有人从外地调到上海,上海有人调到外地,对调的话,上海户要给外地户一个彩电作补偿。
改革开放之后,上海来了很多人,有点不堪重负,居住证政策出台了。但居住证显然不是长远办法,因为人口流动会越来越频繁,一个人在哪里住,不需要规定(guī dìng)。
非常多国家没有户籍制,只有身份证,到处走来走去,并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多得不得了,哪个地方根本没人,所以居住证转户籍政策是改革的方向,当然在改革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Emerson),但改革的总思路一定要淡化户籍,特别要淡化户籍带来的不公平。
中青报:您觉得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胡:比如住房、医保等。上海留学生落户用人单位与留学回国人员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期限一年(含)以上,剩余合同期限(申请之日到合同截止日期)须六个月(含)以上。上述合同期限不含试用期。以前,不是上海户口不能分房子,后来子女求学、高考都有障碍。现在可能(maybe)最严峻(strict)的就是高考,像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的考生是合算的。上海户口在这一点上特别不公平,人家为什么要上海户口呢?可能就是因为小孩念书的问题。
中青报:这次政策变化的方向,主要目的是吸引人才,您怎么看?
胡:我觉得户籍改革(Reformation)的根本问题(Emerson)是取消户籍的不平等。现在政府的想法是把户籍作为一个门槛,请进优秀(解释:出色、非常好)人才,淘汰不优秀人才,这个策略(strategy)恐怕是有问题的。因为从大的趋势来看,户籍制度(institution)带来的不平等会越来越少,最后应该取消户籍制。把户籍作为门槛,那就是资源了。
为什么是个门槛?为什么迈这个门槛?因为进去有好处,不然何必进去。所以这种思路作为权宜之计是可以的,如果由于它强化了户籍制的不平等就很不好。
户籍这个门槛是很脆弱的,不能作为门槛。现在上海非常多建筑工人都没有上海户口,上海的公路、地铁、大楼都是没有上海户籍的人建造的。所以这个改革的思路要认真研究,长远来看应该是取消上海户口,在改革中间有适当的控制(control),但不能强化它的差异。
中青报:有一种说法是户籍门槛取消以后,会有非常多人涌向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使城市本身的公共资源不够分配,而二三线城市的人口又都流走,城市之间出现极差。
胡:关于公共资源问题,如果你有上海户籍,没有什么诱惑你的东西,仅仅是购物便捷,交通方便,公共设施(shè shī)多,这个公共资源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在这里生存要有成本。农民不会因为城里生活方便就到城里来,他过来怎么生存呢?
我认为公共资源可能不是理由。上海的公共设施不够用,马路不够用,要控制人口,那控制谁呢?总的改革(Reformation)趋势是要求平等,然后资源流动,这就要看人有多大能力,能不能在这里生存下去。
中青报:从目前的情况(Condition)来看,很难做到淡化户籍,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阻碍户籍制度(institution)改革(Reformation)?
胡:户籍改革(Reformation)是一个系统(system)工程(Engineering),如果资源配置的方式方法不改,户籍就变成一个大家很热衷的东西。人们对上海户口感兴趣,是因为背后有资源问题(Emerson)。
中青报:现在政策方面有一个方案,就是为申请居住证转为户口的人打分,主要考虑(consider)其对上海的贡献,比如在上海纳税(即税收中的纳税人的执行过程)多少年。留学生落户上海申办落户人员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须五年以上。属于国家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或者具有特殊专长并为本市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但须由用人单位先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申报,经审核同意后受理。您觉得这个政策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
胡:户籍的拥有不应该成为吸引人才的筹码,但这个政策不要反过来强化户籍的不平等。上海户口办理中国所独有的一种人口管理方法。一个中国人出生后被要求选择其父母中的一方的户籍作为自己的户籍,在就学、就业等也可以迁移户口,但是有时地方政府会限制迁移的名额,以及征收高额城市增容费;因超生等原因也存在大量没有户口的人口。资源配置方面不考虑(consider),光放开户籍是没有用的。打分只是技术问题(Emerson),应该从户籍改革的根本上考虑。目前利用户籍改革的不彻底(thorough)来控制人口,但不能一直用下去,更不能强化。总的来说,这个策略现在还是不错的,但要慢慢淡化。
中青报:户籍淡化以后,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它具有的人口管理、信息统计的功能要怎么变化?
胡:可以用身份证加居住证。每个人有身份证,在上海住有居住证,信息同样好统计。如果从上海到别的地方去了,身份证也跟着去了,在那边再办个居住证。很多人能把居住证转到户 口,这样很好,但这不是治本,治本就要把上海户籍拥有的 ;特权 ;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