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留学生落户上海咨询 人气:0 日期:2019-08-11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韩汉君感到,“现在忙多了,想做调研的计划很多、想写的东西很多,但忙并快乐着”。在他看来,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社会科学研究面对信息海量、形势瞬息万变,必须改变传统研究模式,建立新型研究模式。新闻研究所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王蔚则用两个“大事”来形容这次改革,即关系院战略发展的“大事”,关系每位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的“大事”。在她眼中,人事改革有助于让科研机构“去行政化”,形成“以科研为导向”的发展道路。
在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于信汇眼中,初显的改革成效至少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推动了制约智库建设老大难问题的解决,人才生产力得到释放;二是人才梯形得以完善,补上50岁左右的骨干人才缺乏的“短板”,也让大批年轻人才得到更多锻炼,为社科院中长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三是科研人员更富活力,有影响力的智库成果和标志性的学科成果涌现。
如今,一系列瞄准“高端”的智库和科研成果陆续出现:
一系列更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出炉。王战今年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就国内外经济形势等问题向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咨询意见,他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言的“创新走廊”,如今已在松江G60高速沿线初见雏形;世界经济所引进人才沈玉良则深耕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承接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新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分析”等多项商务部重大课题。一年来,社科院共承担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研究课题8项,组织上报中间成果专报34期,通过中央有关机构等报送研究成果83份,等等。
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涌现。由原副院长熊月之领衔的30卷本新修《上海通史》眼下正在制作中,有望于今年年底完成初稿,此举将为上海史学研究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社科院学者也体现出自己独到的眼光,世界经济所所长权衡等推出著作《劳动—资本关系变迁: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分析》,经济所原所长石良平、所长沈开艳等推出著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模式研究:中国国家发展导向型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等。
一系列面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话语的项目不断完善。留学生落户上海由副院长、国际问题专家黄仁伟领衔,在韩国举办以“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主题的“中国学论坛东亚分论坛”。在上海举办“上海全球智库论坛”,在海外学者和不少西方顶级智库面前,院智库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王荣华聚焦“命运共同体”发出中国声音。被誉为“经济伦理学奥运会”的“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学会第六届世界大会”也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来自联合国的重要官员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
于信汇表示,探索适合高端智库建设的体制机制之路才刚刚起步,面向“高端”目标,未来还需要在进一步激活人才活力、理顺体制机制方面继续摸索。当确保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成为新型城镇化规划和落实的核心内容之一时,仅有“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人口转移落户数量挂钩”的制度性安排已经不够了。好在一切已经进入实际落实与推进阶段。
国土资源部已经开始以此为重要标准,调整未来5年建设用地指标的安排与计划——未来五年,国土资源部将安排总计1200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镇吸纳农业人口转移落户,而按照原计划标准测算,这一指标只有720万亩。
~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约为3900万亩,这意味着将有将近1/3的新增建设用地,被用于确保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与此同时,一系列以此为目标的土地管理机制,也已在建立当中。
三分之一
“从国务院到部里面,对于实现1亿农村转移人口城镇落户的工作,是非常重视的,现在,围绕这个目标的建设用地安排调整工作已经在进行当中。”11月9日,一位地方国土资源厅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1亿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市,将在建设用地安排上,有“明显的体现”。
10月,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建设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将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
中国内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保护耕地为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审批管理机制。以到2020年保有18亿亩耕地为目标进行倒排,确定每年新增建设用地的总数,而后逐级分解地方。此过程中,国土资源系统须进行逐级审批。
因此,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被承担发展职能的地方政府视为十分宝贵的稀缺资源。“所以,提出人地挂钩,实际上是对地方政府一种很大的鼓励。”前述地方国土资源厅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国土资源部对全国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规划》已经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留学生户口在这份调整后的《规划》中,~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约3900万亩。这成为未来5年新增建设用地的“红线”。
“尽管《规划》调整的时候,人地挂钩的政策还没有出台,但是已经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在《规划》中,总计安排了约1200万亩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用于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几乎占到了1/3,这足以说明力度很大。”前述地方国土资源厅内部人士称。
标准调增
出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考虑,中国内地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上,有着较为严格和完整的标准体系。上海户口而此次为了确保1亿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目标能够如期完成,在相关标准上也进行了调整,从而形成了1200万亩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多位国土资源住房城乡规划系统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需要参照人口数量,并具体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标准。同时,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又按照城镇居民和农村流动人口两类不同属性编制。
此次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如果按照原有的标准划分,实际上须依据农村流动人口的标准编制。根据农村流动人口的建设用地安排标准,农村流动人口通常只按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60%安排用地。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测算,1亿农村转移人口大致需要安排720万亩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但是,此次进行《规划》调整时,并未依据这个原有的标准安排建设用地,而是调增了这个科目的标准,从而多安排了建设用地。”前述地方国土资源厅内部人士表示。
记者掌握的情况表明,国土资源部针对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采用了进城落户人口按人均100平方米安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标准,而这一标准按照农村流动人口的标准,则只有约人均60平方米。
因此,相较于按原标准形成的720万亩的新增建设用地供应规模,为落实1亿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市的目标,国土资源部多安排了约500万亩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这不得不说对于地方政府是极大的鼓励与刺激。
指标单列
“从部里面给我们传达的精神看,这些用地指标都会是单列的。”前述地方国土资源厅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因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而形成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安排,将实行单列计划,以确保“专标专用”。
国土资源部下发给地方的相关文件提出,国家充分考虑各省上一年度进城落户人口规模,合理分解计划指标;省根据所辖各市县上一年度进城落户人口规模,专项安排计划指标;县在组织城镇建设时,优先安排吸纳进城落户人口镇的用地。